夜幕降临,马尼拉的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温热,街头巷尾的人们纷纷朝着Liwasang Bonifacio广场涌去。这里,将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烛光集会的中心。人群中,有年迈的妇人,有年轻的工人,也有穿着校服的学生,他们手中紧紧攥着点燃的蜡烛,脸上浮现着坚定与焦虑交织的神色。
这一晚,广场的中央,一座由纸浆制成的杜特尔特半身像在微风中微微摇曳。它是人们信仰与希望的象征,是他们对那位曾经的领导者无声的呼唤。
“Duterte Ibalik!Duterte Ibalik!”
震耳欲聋的口号在夜空中回响,久久不散。贝尼托·兰克(Benito Ranque)站在人群前方,手持扩音器,声音沙哑却充满激情:“朋友们,今晚,我们不仅仅是为'Tatay Digong'祈祷,更是在向世界宣告,我们不会忘记他,也不会放弃他!”
人群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。
距离杜特尔特被捕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七天。自3月11日以来,每个夜晚,在菲律宾的不同城市,甚至在海外的菲律宾侨民聚集地,都有人燃起烛光,唱起国歌,呼喊着那个他们心中依旧怀念的名字。
“最悲伤的生日”
Zoom会议的画面上,来自卡拉加地区的菲律宾民主党(PDP)成员们神情凝重。他们在讨论3月28日的计划——这一天,不仅仅是杜特尔特的生日,也是他人生中最悲伤的生日。他们无法接受,一位为菲律宾奉献六年的总统,如今却身陷异国牢笼,等待着国际刑事法院(ICC)对他“危害人类罪”的审判。
“我们将创造历史,”一位来自南苏里高省的组织者激动地说,“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祈祷集会之一,我们不仅仅是在表达支持,更是在向全世界展示,我们的信仰不会动摇!”
Zoom会议结束后,兰克轻轻地叹了口气。他知道,光靠愤怒和抗议无法改变现实。人们可以高呼口号,可以聚集在广场上,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声援,但唯有奇迹才能改变这一切。他闭上眼睛,在心里默默地祈祷。
夜幕下的烛光
北阿古桑省、南阿古桑省、南苏里高省、迪纳加特群岛、武端省、苏里高省、坦达格市……菲律宾各地的广场、公园、教堂门前,燃起了一片星星点点的烛光。
人们围成圈,低声吟唱《Lupang Hinirang》。那是一种夹杂着哽咽与悲愤的歌声,唱到最后,许多人已泪流满面。
“上帝啊,请带他回来。”一位老妇人双手合十,轻声呢喃。她的眼角闪烁着泪光,那是一种虔诚的信仰,亦或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哀求。
与此同时,在马尼拉的集会中心,兰克缓缓走上讲台。
“朋友们,”他的声音微微颤抖,“今天,我们不仅仅是在庆祝'Tatay Digong'的生日,更是在向世界宣告,我们不会放弃希望!”
台下,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他,仿佛要从他的声音中汲取力量。
“我们点燃蜡烛,因为我们相信,黑暗无法吞噬光明;我们高唱国歌,因为我们知道,这片土地的希望不会熄灭!”
台下,掌声雷动。
遥远的囚室
千里之外的某个囚室里,杜特尔特静静地坐着。他的脸庞已不复当年的锋芒,取而代之的是岁月沉淀下的沧桑。
他缓缓抬起头,透过铁窗望向夜空。
那一刻,仿佛有微弱的光点在黑暗中闪烁。他闭上眼睛,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。
远方的呐喊声仿佛穿透了时空,回荡在他的耳畔——
“Duterte Ibalik!Duterte Ibalik!”